宗教题材叙事诗三首

发布时间:2006/6/19 7:21:08    |     文章来源:     |     阅读次数:
交 换
雪山林立的高原,
英雄辈出的地方,
古格王朝雄踞阿里,
意希沃是它英明的国王。
在雪域西面的沙漠,
伊斯兰教正在兴起,
安拉的信徒手捧《古兰经》,
佩剑举火,咄咄东逼。
时间是公元十世纪,
密教正处于衰亡期,
意希沃的信仰无比坚定,
决心重振佛法的威名。
为了穷究生死的意义,
精研佛法的奥秘,
意希沃毫无保留,
把王位传给了弟弟。
他开始了云游的生活,
为了真理,四处奔波,
足迹所至,遍及整个青藏,
跋山涉水,粪衣托钵。
可是经过朗达磨的灭佛
和持续一百多年的战火,
佛法在雪域已经彻底沉寂,
密教的真理无人能掌握。
打着密宗的旗号出现,
土著的苯教死灰复燃,
蹂躏妇女,说是成佛的法门,
砍杀人头,称为超度的手段。
在狂乱的淫欲中,
怎么能够提起正念?
在残忍的凶杀里,
如何保持智慧的灵光?
意希沃的内心极其不安,
凭着对佛陀慈悲的信仰,
他觉察到这些法门很不妥当。
可是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日升月升,朝朝暮暮,
花飞雪飞,寒寒暑暑,
意希沃一无所得,
好像开始就是结束。
但是一个矫健的青年,
已经变成了迟暮的老人,
他站在河岸上,低头望着
河谷里的雪水叮叮咚咚。
他怀疑,记忆中的乌丝
何曾是眼前照影的白发人!
他抓起一把河水再张开,
指隙间只留下冰凉的春风。
他知道在青藏高原,
已经找不到真理的踪影,
再云游下去,是徒然
浪费自己宝贵的生命。
惴惴不安中他踏上归途,
回到了久别的香雄故里,
他离群独居,静坐在王宫,
想摸索佛法,凭一己之力。
意希沃长叹一声,
从甚深的禅定中回醒,
明白菩提道是何等的深奥,
岂容人轻易触摸它的核心?
要知道,它是一千多年来
无数大德之士心力的结晶!
凭的不仅仅是深湛的智慧,
还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苦行。
经过反复的权衡,
意希沃的目光,
越过南边高高的雪山,
投向诞生佛法的地方。
那个燠热的草原,定会有
雪域已经失传的真理。
那时在印度的超岩寺,
阿底峡大师正声名鹊起。
意希沃派出的使者,
九死一生,十不存一,
幸存者回到了香雄,
带来了阿底峡的消息:
“为了考验求法者的决心,
也为了让得到者对佛法珍惜,
在印度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求法一定要有见面礼。
有财者财施,
无财者身施,所以
曾经有人燃指供佛,
也有人在雪里断臂。
若想佛法南来,
将阿底峡大师延请,
就要献给超岩寺,
与意希沃等重的黄金。”
听完了使者的汇报,
意希沃沉默无语,
如何才能得到这笔黄金,
他陷入了焦虑。
曾经盛极一时的吐蕃,
因为赞普的继承问题,
起了内哄,四分五裂,
百余年来,争战不息。
他的爷爷尼玛衮,
吐蕃王室的一个分支,
好不容易逃出战乱中心,
在阿里建立了割剧势力。
藏民族的人口,
正在急剧地减少,
整个民族的财富,
也被长期的战争消耗。
古格王朝的居民,
刚刚获得安息,
还没有从贫困中脱离,
他怎忍心加重他们的赋税?
即使穷尽王室的财力,
也远远不能把黄金凑齐,
意希沃一筹莫展,
整日里深锁愁眉。
正确的目的,
也要靠正确的手段达到,
即使是为了弘法,
也不能四处抢夺,去当强盗。
意希沃已经累月穷年,
却仍然无计可想,
就在这时,传来了紧急军情,
穆斯林把战火燃烧到边疆。
意希沃大喜过望,
不顾年老力衰,跃上战马,
亲领士兵,来到中亚细亚,
在战场上找到筹集黄金的办法。
他挥舞着雪亮的马刀,
鞭策着狂奔的骏马,
冲杀在前,入侵者的血,
染红了他的白须白发。
古格王朝的士兵,
在老国王的鼓励下,
取得连场的胜利,
对敌人只降不杀。
意希沃向对方开价,
要想俘虏平安回家,
牛羊骡马一概不收,
只有黄金可以换回自由。
眼看着意希沃就要成功,
通过收取俘虏的赎金,
他已经快凑齐了
超岩寺索要的黄金。
就在班师回朝的时候,
途经噶尔洛这个小国,
穆斯林设下了埋伏,
抓住得意忘形的意希沃。
老天爷开的玩笑,是让一心
抓俘虏的意希沃被人生擒,
穆斯林开的玩笑,是让古格
吐出与意希沃等重的黄金。
或者是古格举国
将真主安拉奉信,
不然就毫无商量,
定取意希沃的老命。
消息传到了香雄,
急坏了意希沃的后辈,
出家为僧的绛曲沃四处募集,
终于将剩余的黄金凑齐。
绛曲沃代表古格,
来到了噶尔洛,
在戒备森严的监狱里,
他见到了意希沃。
抬起白发苍苍的头颅,
意希沃显得十分疲倦,
临死之前能见到亲人,
也算是人生幸事一件。
听到绛曲沃准备用黄金
换取他的自由的低声诉说,
意希沃一蹦有三尺高,
厉声将迢迢而来的后辈斥责:
“我为什么会在老迈时跨上战马?
我为什么会再次杀生拚死疆场?
我为什么求取黄金通过这种手段?
我为什么会身陷囹圄不见日光?
什么是我最急切的心愿?
什么又是我最大的期望?
难道你到现在,到现在
还不明白我的所恶所怨?
亏你还是个出家人,
对无价值的生命这样留恋!
亏你跟随我这么久,竟然想
用黄金赎取我的风烛残年!
你如果这样分不清轻重,
我会后悔当年让你出生,
不遵照我的意旨行事,
就不是我意希沃的子孙。
去吧,去吧,去吧,
不要再让我看见你生气,
把无用的我留在噶尔洛,
把有用的黄金带到超岩寺。
用我的生命与人世的别离,
交换阿底峡大师进驻阿里,
意希沃求仁得仁,求义得义,
今生来世,永不言悔!”
这是最后的一次,
绛曲沃听到意希沃的教诲。
后来,当阿底峡进藏弘法,
意希沃的脑袋正在旗杆上高挂。
你只能看见你能看见的
——无著和尚的故事

剃度的那天,
大殿里香烟袅袅,
寒光四射的,
是师傅手里的那把剃刀。
“我可以割断你顶上的发,
我可以理清你面上的须,
理清心头的三千烦恼丝,
每个人却只能靠自己。
“日常之事都不能浅尝辄止,
更何况你寻求的是绝对真理,
持之以恒,才会成功,
师傅的话你须牢记。
“木头在溪中飘流,
行于中道,不被虫蚀,
不搁浅岸,不触礁石,
吾保此木,大海终至。
“寻求真理,亦是如此,
所以我赐你法名无著,
无著于色,无著于空,
无著于生死,无著于无著。”
鸡足山头,白云飘过,
无著和尚在洞中思索,
面壁三年,毫无所得,
小鸟在他的长发中做窝。
他起身走出岩洞,
暂时停止了修行,
对活着见到弥勒,
他快丧失了信心。
他在洞口的石壁上
看到了两个凹下的爪形,
小鸟每次从这里起飞,
双脚使劲,留下了足印。
无著默然返回岩洞,
提起正念,守住一心,
又是昏暗的三年,
他继续着苦行。
三年的风雨侵蚀着岩洞,
无著的双肩落满了灰尘,
灰尘中又有青草长出,
还是没有看到弥勒现身。
无著黯然走到洞口,
久别的蓝天下人们怎么生活?
洞中的年月是否值得?
此生还能否见到弥勒?
蓝天那时候是那样晃眼,
是不习惯光亮,还是其他什么,
无著和尚枯涩的眼中,
流下了泪珠两颗。
泪珠滴在山石上,
恰巧落在山石上的两个小窝,
谁说石头没有心眼,
心眼里盛着泪就在那一刻。
原来是水滴石穿,
靠的是日久天长,
无著和尚不言放弃,
就是要永远向前。
不管尘世的繁华,
此心无著于他,
目标已经选定,
就是要见到弥勒菩萨。
荆棘丛中踏足容易,
月明帘下转身却难,
无著在洞中修行,
不记得过去了多少时光。
这一段日子里,
无著多了一个伴,
一条野狗在这里住家,
互不侵犯,人畜两安。
野狗也逐渐苍老,
无著仍然在参道,
他早可以不吃不眠,
却就是不能达到目标。
又到了漫长的雨季,
野狗这一次重伤而归,
大概身手已不复敏捷,
搏斗中它吃了大亏。
血淋淋地钻进山洞,
在无著的脚下趴倒就睡,
既老且衰,复又伤病,
这一回它可受了罪。
雨季连绵,环境潮湿,
老狗的伤口发了霉,
任蛆虫蚕食着血肉,
老狗已经浑身无力。
无著在禅定中回醒,
看到老狗的悲哀情景,
不由得起了大悲心,
思量着怎样救老狗一命。
捏死蛆虫,那就犯了戒法,
罢罢罢,就学我佛释迦,
磨一片利石,割两片腿肉,
一块给蛆虫,一块喂老狗。
一味勤修,已悖无著之意,
在他与绝对真理之间,
还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
这透明的障碍他却看不见。
当血从腿上流下,
当肉从身上分离,
无著被疼痛刺激,
心灵转身,打碎了玻璃。
无著融入真理,
在那一霎间,
弥勒菩萨也现身,
闪着万丈光焰。
心愿已满,无著却微嗔:
“我如此苦修,渴求谒见,
你为何迟至今日,
才出现在我的眼前?”
弥勒哈哈笑道:
“我并不是只在兜率内院,
我始终在你身边,
只不过你看不见。
“人只能接受他愿接受的,
人只能看见他能看见的,
不信你把我扛在肩上,
一起进城去试试看。”
城中人来人往,
但谁也没有看见,
无著的肩上,坐着
一个笑呵呵的胖和尚。
这个故事的结局,
让我想起一则寓言:
一个美丽的姑娘走过,
吸引了两条狼的目光。
色狼色咪咪地说:
“这是一个姑娘!”
饿狼恶狠狠地说:
“这是一顿美餐!”
地老天荒金石开
月亮最圆的夜晚,
黑夜最中的时刻,
耆阇崛山间的坟场,
摩诃迦叶晏然静坐。
腐草散发霉烂的气息,
远近闪着诡秘的磷火,
微风沙沙吹响枯叶,
天地之间一片平和。
突然一阵无由的震动,
投入了苦头陀的禅心。
他从三昧里惊醒,
思索其中的原因。
不是因为坟场恐怖的环境——
乱葬岗是他长年夜坐之地。
大地似乎蓦地消失,
身心空荡,失去了凭依。
天地不再安祥,
流星急雨一样,
月亮隐藏身影,
风云迅速鼓荡。
刚才亮到顶点的黑夜,
很快陷入彻底的黑暗。
猛兽也胆颤心惊,
狮子在远处不安地吼唤。
大地震动,山崖崩落,
狂风疾走,乌云四合,
惊雷扯起闪电,
雹雨夹杂骤降。
大海咆哮,恒河倒流,
江河湖海,扰动浑浊。
天帝垂头不乐,天女哽咽啼哭,
六道众生,皆生忧愁。
种种震荡,三千大千,
尽入摩诃迦叶的天眼。
他看到了震动的源头,远方
佛涅槃于四株娑罗双树间。
“佛取涅槃,一何疾哉!”
苦头陀感念师恩,心亦悲哀。
生死虽需等视,但大象已去,
如不随后,小象何依!
此时,解脱漏尽诸阿罗汉,
各于深谷、高山、林中、溪畔,
处处舍身而般涅槃!
摩诃迦叶也想蹈空一去不返。
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诸天
看见众多阿罗汉皆取涅槃,
一齐下至摩诃迦叶前,
礼拜在他的足下进言:
“法船欲破,法幢欲倒,
说法人欲去,行道人渐少,
五浊恶世,众生何得解脱,
若无佛灯长明,佛光普照!
大德尊者也若弃世,
佛法即灭,万古如长夜,
佛陀历经百劫所悟佛法,
亦将消失,不得承继。”
摩诃迦叶沉思无语:
“佛陀口授传法,不立文字,
诸大弟子,舍利弗已逝,
大目犍连已亡,其余或灭或逸。
能令佛法发扬光大,
世世传继,舍己其谁!”
于是摩诃迦叶默然受请,
三界诸天放心离去。
摩诃迦叶登上须弥山,
运起神力,椎鼓高倡:
“佛诸弟子,若念于佛,
当报佛恩,莫入涅槃!”
三千大千世界,
传遍椎声语音。
佛的弟子,得神通者,
闻声齐聚须弥山顶。
“诸同门听真,佛法欲灭!
佛陀吃尽苦难,历经无数劫,
悟得是法,慈悯、开导众生,
我们若取圆寂,佛法即将无闻!
佛陀点灯,照亮我们,
若无人传继明灯,
未来众生将长陷无明,
在黑暗之中永久迷闷。
莫贪念涅槃的静乐,
我们应当回忆佛陀的言说,
记录结集,传之后世,
使佛法长驻,助众生解脱。
这才符合佛陀的意愿,
才不辜负佛陀的惠恩。”
摩诃迦叶这番话,
打动了所有到场的人。
导师辞世,各地僧团陷入混乱,
痛苦的同时,都对未来感到茫然。
摩诃迦叶沉默寡言,德行久著,
登高一倡,成了众僧的主心骨。
一半因为他堪作楷模,毕生苦行,
一半因为佛陀在世对他格外尊敬,
曾当众分他半座,并说即使无佛,
仅凭自己,他也能证得阿罗汉果。
摩诃迦叶挑选五百名僧人,
赶往佛陀遗体停放之处。
拜谒遗容时,陈述将步武导师之路,
遗体即收回伸出棺外的一足。
火化遗体,摩诃迦叶点燃了
其他人一直点不燃的火,
这个时候,他更明白,
他就是导师指定的领路者。
佛陀五十年来不疲倦地传道解惑,
死前一刻还启悟了一名百岁老者,
要知道,那时候佛陀的身体
正遭受四大分解与病痛的折磨。
以身作则,佛陀告诉
一个人的一生该怎么走过。
无言有意,何须明确的嘱托,
千斤重担交给了迦叶。
接下来的事情长话短说,
摩诃迦叶领导众僧,
在耆阇崛山的洞窟中,
整理结集了三藏经论。
坟场的树木蓊郁葱茏,
株株娑罗树盛开着白花,
树梢上泻下银色的月光,
老年迦叶端坐在月光下。
又过去的二十多年间,
摩诃迦叶苦行不断。
他依靠自己的风范,
保持僧团团结,继续发展。
百多岁的躯体实在老朽,
自己看了都会生厌,
但这样的躯体尤其有用,
留助弥勒佛陀再将佛法宣扬。
摩诃迦叶告诉弟子将入涅槃,
随后入定薰修肉体。
弟子将此消息广为传散,
很快耆阇崛山人天聚集。
摩诃迦叶走出禅定,
为人天大众最后说完真谛,
披上释迦佛陀赠他的僧衣,
持钵提杖,象鸟一样飞起。
一身变化成无数身,
无数身又合成一身,
身上出火,身下出水,
展示种种不可思议神通。
对着耆阇崛山发出誓愿:
“大山中开,作我禅窟,
护我肉身不坏,衣钵不腐,
弥勒成佛,身骨复出。”
大山应愿訇然中开,
摩诃迦叶从容走入,
聚集的人群悲欣交加,
眼看着大山将他掩盖。
五十多亿年时间过去,
阎浮提高山都被削平,
耆阇崛山却因迦叶的愿力,
历劫不坏,保持着原形。
人类不断进化,寿至八万岁,
身高达到八十尺。
除了衰老仍不可避免,
人人健康,疾病已成历史。
城市繁华,人口炽盛,
移山填海,土地平整,
人们使用同样的语言,
那时的世界已经大同。
人心均平,按需取用,
不复存在有人贫穷。
无人珍惜金银珠宝,
地上散弃着琥珀玛瑙。
水稻长米外无谷壳,
植物上生出柔软的衣服。
空气中处处芳香四溢,
腐臭芜秽已被消除。
最重要的是人人快乐,
每个人都和颜悦色,
温柔的心情使容貌靓丽,
所以那时都是俊男美女。
时间都是相对而言,
人间百年,天上瞬间,
弥勒菩萨在兜率天
讲经整整三千年。
不处淤泥,不长莲花,
不生人世,难证菩提,
弥勒菩萨知道时辰已至,
选准父母降生人世。
长大成人后,夜半出家,
坐龙华树下证无上道果。
得道之时,三千大千震动,
天神相告:“弥勒已经成佛!”
人天聚集,听佛圆音传道,
龙华三会,得度众生难以数清。
只是久而久之,懒惰的习气
遮蔽了安享福报人的心灵。
弥勒佛带领松懈的大众,
前围后绕登上耆阇崛山顶。
他伸出足趾,轻叩山石,
大山发出绽开的声音。
隐藏亿年的禅窟终于出现,
摩诃迦叶端坐在众人眼前。
弥勒佛的弟子怪而问道:
“这是什么爬虫,似人而小?”
弥勒佛呵责他的学生:
“善男子,口出妄言!
这是吾师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摩诃迦叶,解脱漏尽大阿罗汉。
“少欲知足,苦行第一,
神通广大,功德无量,
坐此山石之中,
等我亿万斯年。
“他生活的不幸时代,
人寿只有短短的百年,
刀兵水火,外苦逼迫,
贪嗔痴爱,内苦深缠。
“而他却能勇猛精进,
在短暂的人生中证得大道,
他,身体虽小,功德却大,
你们身体虽大,功德却小。”
弥勒佛弯下高大的身躯,
向瘦小的摩诃迦叶致礼,
亲自送上鲜花、香油供养后,
请摩诃迦叶与他坐在一起。
摩诃迦叶向弥勒佛敬礼,
将释迦牟尼佛的衣钵呈上,
升上虚空,演示种种神通,
最后化作火光进入般涅槃。
诸弟子皆感惭愧,心生敬仰——
地老天荒,金石为开,多么久远的时间!
恭请弥勒佛细述往事的由来,
摩诃迦叶的事迹激励他们永远向前。
作者:安徽省盐业总公司 王强